今天我们日常吃的蔬菜约有160种。古人日常食用的蔬菜种类,虽然不能与今日相提并论,但也是丰富多样的。除大部分本土种植的蔬菜外,还包含了很多外来蔬菜。
古代常食的蔬菜品种中,韭、葵、菘(白菜)三种蔬菜的地位是最高的。在历史长河中,这三种蔬菜均占据过菜中霸主的地位。其中,菘的种植技术不断发展,种植范围也不断扩大。最终,成为当之无愧的“菜王”。
白菜古称“菘”,最早见于东汉张仲景《伤寒论》,它的人工栽培是中国植物史上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。据郭璞注《方言》,汉代的菘尚是较为原始的白菜,品质较现代的白菜还差得远。经过劳动人民辛勤培育,菘在魏晋南北朝时由野生转为家种菜蔬,并大放异彩。南北朝时期,有关菘的记载明显增多,《南齐书》记载,武陵昭王萧晔招待尚书令王俭的饭食是“菘菜鲍鱼”。“菘菜”和名贵的“鲍鱼”同列,可见菘菜的地位非同一般。
隋唐时期,菘主要有三个品种:其一,牛肚菘,叶最大厚,味甘,可能为一种散叶大白菜;其二,紫菘,叶薄细,味小苦;其三,白菘,似蔓青也。当时菘的栽培仍以江南为主,但在努力向北方和岭南推广。
到了宋代,菘的优良品种已经培育成功,成了当时的主流蔬菜,并改称“白菜”。当时白菜的品种有苔心矮菜、矮黄、大白头、小白头以及夏菘、黄芽等。此外,白菜的种植范围进一步扩大。南北方都已种植白菜,但以长江下游的太湖地区为主,又以扬州所产者最著名。开云官网入口
明清时期,是中国白菜品种培育及栽培的重要时期,也是白菜上升为“百菜之王”的关键时期。现存的明清地方志中,大多记录了白菜的栽培情况,其地域由北及南,遍布黄河和长江流域。此时,北方的大白菜在种植数量和品质上都已超过南方。在散叶、半结球和结球三种白菜类型中,散叶白菜大约从明代中期开始在北方各地得到迅速的发展,但到了清中期的时候,结球白菜逐步取代了半结球白菜而成为长江以北各省的家常菜。
尽管明清时期有很多异域作物引入中国,但新进的蔬菜品种并没有解决北方冬季蔬菜的短缺问题。南方地区气候温热,物产丰富,可以常年提供新鲜蔬菜,但北方地区到了冬季,蔬菜种类就比较单一。于是,产量大、口感好、贮藏时间长的大白菜就成为北方最重要的冬储蔬菜,供应的时间长达五六个月之久。明清时期,白菜就打败了在蔬菜界称霸千年之久的葵菜而成为“百菜之王”。
如今,白菜作为“国民蔬菜”,依然是我们餐桌上最常见的菜品。现代著名的白菜品种有天津绿白菜、胶州大白菜、绿秀白菜、泰安白菜、上海青等。天津绿白菜在天津已有400年左右的种植历史。《津门竹枝词》中有“芽韭交春色半黄,锦衣桥畔价偏昂。三冬利赖资何物,白菜甘菘是窖藏”的句子。另一白菜名品当数“胶州大白菜”。胶州大白菜远在唐代即享有盛誉,传入日本、朝鲜后,被称为“唐菜”。清朝道光二十五年(1845年),《胶县县志》记载:“其蔬菘谓之白菜,隆冬不凋,四时常见,有松之操……其品为蔬菜第一,叶卷如纯束,故谓之卷心白。”这里提到的“菘”即为胶州大白菜。
白菜不仅是人们餐桌上的常见菜品,还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。人们将白菜作为原型,进行绘画、雕刻等艺术创作,并赋予其美好的寓意。开云官网入口白菜的第一个寓意,取自白菜的谐音,意为“百财”,有聚财、招财、发财、百财来聚的含意;白菜的第二个寓意,取自白菜的颜色和外形,寓意清白,表示洁身自立,纯洁无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