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新闻 分类
寿光这些大棚浑身都是高科技太震撼了发布日期:2024-03-11 浏览次数:

  近年来,山东省委明确提出以数字化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,寿光作为全国的“菜篮子”,按照省委“推动农业由‘设施化’向‘数字化’转变”的部署要求,以数字化赋能蔬菜产业升级,全方位推动全领域数字化、智能化,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子。

  稻田镇崔岭西村村民 崔新中:“在咱们寿光,智慧化种棚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,像我这个大棚,用一部手机就全能操控了。”

  来到稻田镇崔岭西村村民崔新中的蔬菜大棚内,他一边向记者介绍自家无土栽培的西红柿,一边用手机现场演示大棚的智能化操控。

寿光这些大棚浑身都是高科技太震撼了

  稻田镇崔岭西村村民 崔新中:“我打开补光灯,全部用手机操控了,卷帘机自动卷自动放,这是智能巡航植保机,我给你打开看看。”

  在这个占地四亩多的大棚里,共安装了包括智能放风机、智能植保机等在内的近10种智慧设备,代替了大部分农事操作所需用的人工,与以往“刮风下雨往棚里跑”的情况不同,如今遇上恶劣天气,崔新中也可以坐在家里“躲清闲”,通过手机APP便可远程操作,节省了60%的劳动力。

  稻田镇崔岭西村村民 崔新中:“省了很多工夫,以前打药得两三个小时,现在兑上药就不用管了,自动化的设备,用30分钟就打完了。”

  将智能化设备应用于蔬菜大棚,实现“云上”种植管理,寿光农业发展也从“汗水农业”迈向“智慧农业”。近年来,寿光与中国农大、北京农林科学院等40多家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,成功引入华为农业、海尔卡奥斯等数字龙头企业,建成投用了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、丹河设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等18个、占地2.3万亩的智能化园区,全部覆盖大型水肥一体机、智能温控、自动补光等新技术。同时,有5万个大棚应用了物联网装备,其中1.6万个大棚应用了现代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装备,蔬菜大棚变身成为“绿色车间”,蔬菜园区变身成为“绿色工厂”。

  古城街道高品质示范园区技术负责人 刘广:“我们整个智能厅内的所有农作物,全部由这台水肥一体机浇水施肥,一键按钮就可以完成操作。”

  在位于古城街道的一处高端示范园区内,一株株无花果在智能化设备的呵护下长势良好。据了解,该示范园区占地400亩,建有高标准智能温室1个,200米以上智能化阳光温室大棚30个,棚内各类智慧化的设备一应俱全。

  古城街道高品质示范园区技术负责人 刘广:“厅内安装了自动的补光灯,还有全自动弥雾机、自动打药喷雾,我们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整个厅内的重要操作,最大程度上解放了劳动力。”

  此外,园区还通过分布在各个棚内的感应器,对农业生产环节的空气温湿度温室大棚内部设施、光照度、二氧化碳浓度、土壤温湿度等信息进行采集,并及时传输到云数据管理中心,通过特定的算法建立云数据库,为园区提供精准的生产管理依据。

  古城街道高品质示范园区技术负责人 刘广:“这个屏幕就是用来监测整个大厅内的温湿度、光照条件,通过数据的监测,我们能实时调控农作物生长的需求。”

  “智慧农民”与“智慧农业”紧密相连,背后都是科技的力量在做支撑。近年来,寿光市坚持以智慧化思维、科技化手段对农业产业链全方位重塑,量身定制“寿光蔬菜产业互联网平台”,研制推广了立体栽培、无土栽培、椰糠栽培等30多种新模式和大棚滴灌、臭氧抑菌、熊蜂授粉等300多项国内外新技术,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0%,高出全国10.8个百分点。

  寿光市蔬菜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 张林林:“近年来,寿光以数字农业为抓手,大力推广了像水肥一体化、智能放风机、物联网等一批智能化的设施设备,在园区里边全覆盖配套了智能化的物联网装备。目前寿光的物联网应用率达到80%以上,劳动生产率提升了一倍,进一步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。”

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